——在2月25日一届二次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
院长 李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1年,我们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迎评促建工作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加快建设,有力推进了各项事业发展。
(一)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要求,我们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11月份,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莅临我院评估验收,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新校区投入使用。完成一期工程18栋单体建设任务,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6亿元,全面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服务中心、动力中心、景观绿化、校门和室外基础配套设施正按建设计划加紧施工。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加速。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300万元设备购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400万元设备招标。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完成500万元招标工作。中药实训基地被确定为2011年度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借用德国促进贷款建设新校区实训基地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一批项目计划,贷款额度为1600万欧元,该项目列入财政部2011年第三批备选项目。
(四)专业建设初具规模。对中药、护理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4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引进、“双师”素质培养、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资金倾斜。畜牧兽医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2011年度高职教育重点专业。
(五)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1年引进博士6人、硕士25人,在职攻读硕士6人。1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校作访问学者。认定“双师型”教师123人。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377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76人。聘请客座教授6名,客座高工4名、高级技师5名。
(六)科研、教研工作初见成效。评选表彰优秀论文143篇,教材5部;立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3项,院级科研课题33项,院级教改课题33项。16篇论文获渭南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两篇调研报告获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2名教师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七)职业培训、成人教育规模稳步增长。完成各类培训3300多人次。承担全国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医疗信息技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培训和认证1135人次。市政府在我院设立渭南市农产品食品检测检验和研究中心,承担全市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检测、研究和人员培训工作。
(八)招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日制招生2201人。与江苏雨润集团、陕西省人民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等40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就业市场。今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1.8 %,年底就业率达到93.2%。
(九)引资工作取得大的进展。落实2011年省财政扶持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500万元。经建行陕西省分行审查,给予我院固定资产贷款1亿元。
(十)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和《文明礼仪规范》,编发了办学理念宣传读本,积极开展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院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学院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通过市级和谐校园评估验收。
(十一)学生指导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奉行“学生工作无小事”理念,不断改进学生工作,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一是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通过组织辅导员参加省级辅导员培训,举办院内辅导员培训班,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工作能力。二是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做好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工作。三是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完善了心理咨询室,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院团委2011年被授予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十二)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对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了科学构建,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办学理念体系。科学编制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五个子规划。建立和完善了二级管理体制,组建了二级学院,制定了二级管理实施办法,在全院实行二级管理。学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理顺,各项工作科学有序运行,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十三)依法治校工作不断加强。实施校务公开,对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工作事项,及时予以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院行政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都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院领导班子坚强领导和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院广大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和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在工作一线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全体教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学院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内涵发展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不够合理、管理服务不够到位、教职工福利有待提高等,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重视并解决。
二、2012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
2012年,全院工作要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抓手,以评估整改为动力,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改革,创新管理,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建立以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申报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2门省级精品课程;全日制招生2600名,各类培训2000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2%以上;招聘博士15名、硕士25名;建成渭南市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和研究中心;新校区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启动职工住宅楼工程;做好新农村建设包村帮扶工作。
(一)强化学习实践,推进事业科学发展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态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学院谋兴盛。要本着对社会、对学院、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对事业深厚的感情,求真务实、科学定位、奋力进取,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念与步伐,把科学发展作为学院工作的第一要务。一是深入开展学法规、学政策、学制度、学业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二期工程全面开工。三是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招商引资。落实“德促”贷款和大荔、蒲城校区资产处置资金。争取财政支持,生均财政拨款力争达到全省高职院校标准。四是进一步抓好招生和就业工作。要认真分析招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科学编制计划,改进工作策略,加大宣传力度。要强化就业服务意识,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开拓就业工作思路,构建高质量、长期稳定的运行机制和就业基地。
(二)抓好评估整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要继续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作为指导思想,强化责任,按照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方案,认真做好评估整改工作,巩固评建工作的各项成果,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育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制定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布局方案。各二级学院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凝练特色,力争培育1-2个在省内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立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课程标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开发校企合作院本教材8-10部。完成11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1-2门省级精品课程。
强化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健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程监督和管理。
加强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加快中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进度,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每个专业建设2-3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多媒体教室、精品课程录播制作室。
做好教研、科研管理工作。完善教研、科研管理办法,建立考核制度,规范管理。努力扩大项目申报渠道,争取在国家和省级教研、科研项目的立项中有大的进展。开展青年科研基金立项工作。成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第二届科技月活动。
开展各类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举办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全省技能竞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继续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做好渭南职教集团和职教中心成立工作。增设3个继续教育专业。做大做好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资格的培训和认证工作。
抓好新图书馆建设。完成电子阅览室建设。申报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完成60%古籍定级工作。
(三)树立正确导向,打造优质人才队伍
我们要坚持人才立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优化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努力打造一支优质的人才队伍。一是通过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在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聘请客座教授10人。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选派10-2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成6-8个院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二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与整体水平。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选派干部到兄弟院校挂职学习,邀请兄弟院校干部来我院挂职交流。三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及监督的配套机制,建设一支敬业务实、协作创新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修订学院章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二是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明确职责和权限,建立权责相符的运行机制。三是修订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督办,切实提高执行力。出台新的《考勤管理制度》和《教职工奖罚办法》。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四是加强学生工作。成立学生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制定量化指标体系。积极参加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参评省级优秀辅导员和“十佳辅导员”。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抓好学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学生社团数量达到15个。五是建立高效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五)发扬民主作风,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二是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对收费、招生、基建、职称评定、学生资助等重大事项,通过公开栏、校园网、院报、《送阅件》等形式,及时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积极作用。三是健全校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和谐文明校园建设是学院发展的灵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院师生的心聚起来、气提起来、劲鼓起来,启动国家级文明单位、省级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一是要传承好学院历史文化,建成校史馆,完成校史丛书的编撰和出版工作。二是着力解决好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建立健全贫困职工档案。组织职工体检。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办法。修订学生专项奖助学金章程和实施方案,扩大受奖助面。落实《老干部工作管理办法》,为离退休老同志办好事、办实事。三是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制定学院“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落实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处理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提高校园治安防控能力。加强校园治安巡查,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完成今年工作的主要保障措施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学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一)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既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以科学的态度把握发展的每一个进程,坚持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使学院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紧抓机遇,把学院事业发展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共赢。
(三)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严格制度管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使学院整个事务在制度规范内运行。
(四)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合力,形成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2012年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开拓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迎接各种挑战,专心致志搞建设,通力协作谋发展,为全面完成2012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